Monday to Saturday
輝達(nvidia corp.)執行長黃仁勳(jensen huang)透露,blackwell正在全面量產中(blackwell is in full production)。

黃仁勳6日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(ces)發表開幕主題演講時指出,blackwell已進入全面量產階段,幾乎每一家雲端服務提供商(csp)都已部署並運行相關系統。
黃仁勳並表示,「我們有來自約15家電腦製造商的系統,涵蓋約200種不同sku及組態,這些系統有的是液冷、有的是氣冷、有的基於x86系統、有的則是基於輝達grace cpu等等,這許多不同種類的系統,讓我們得以滿足全球各地資料中心的需求。」
黃仁勳說,這些系統目前正在大約45座工廠製造,這充分說明ai獲得接納的程度,以及整個產業對這種全新運算模式的快速採用。
黃仁勳表示,「我們之所以全力推進,是因為我們需要更多算力。」
知名創業家馬斯克(elon musk) 1月6日在社交平台x表示,xai的次世代大型語言模型(llm)「grok 3」已完成預訓練(pretraining)、即將發布,其算力比grok 2高10倍以上。
微軟(microsoft corp.)甫於1月3日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,2025會計年度(截至2025年6月底為止)將斥資800億美元打造能夠處理ai任務的資料中心。微軟副董兼總裁brad smith指出,這些ai基礎建設支出超過半數會用於美國本土。他說,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成為ai創新與應用的根基,是ai近來有進展的主因。
科技顧問機構omdia先前曾估計,微軟是輝達2024年最大客戶,買下485,000顆「hopper」架構gpu,遠高於輝達第二大美國客戶meta購買的224,000顆。
omdia並估算,亞馬遜(amazon.com)、google 2024年分別向輝達購買196,000顆、169,000顆hopper晶片。全球前十大資料中心基礎建設買家(當中包括新進者xai、coreweave)將佔據全球算力投資總額的60%。
moneydj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