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農產品】憂心乾旱影響 CBOT農產品全面上漲

芝加哥期貨交易所(cbot)三大農產品期貨5月26日全面上漲,因市場憂心美國中西部氣候乾燥,影響作物生長。7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揚2.24%至每英斗6.0400美元,站上一個月新高,7月黃豆期貨上揚1.00%至每英斗13.3725美元, 7月小麥期貨上揚1.95%至每英斗6.1600美元。

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(ice futures u.s.)7月棉花期貨5月26日上揚4.03%至每磅83.35美分,7月粗糖期貨上揚2.18%至每磅25.37美分。

經紀商stonex首席商品經濟學家蘇德曼(arlan suderman)指出,「玉米帶」(corn belt,即美國中西部地區)看來相當乾燥,市場瀰漫著對氣候的疑慮。

美國農業部(usda)預計將於5月30日發佈玉米和黃豆的種植進度,以及本季首份玉米作物狀況評級數據。政府原預估,玉米和黃豆收成可望創下紀錄,使未來一年的供應大增。然而,研調機構maxar預估,中西部、北美大平原東部等地區未來15日的降雨量將持續低於正常值,旱情持續可能對黃豆和玉米產生不利影響;commodity weather group也指出,乾旱壓力將於六月初影響40%的玉米作物。

交易商指出,美國朝野可望就舉債上限協商達成共識,也支撐大宗商品市場和股市。

美國市場5月29日將因陣亡將士紀念日而休市一天。根據農業研調機構brock associates發佈的《布洛克報告》(brock report),在週末來臨前,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兩週氣溫將高於平均、降雨量將低於平均。若30日開市後預估仍然未變,對玉米產量和乾旱的疑慮可能大幅上升。

美國農業部(usda)於5月25日公佈5月12日至5月18日的一週出口銷售數據,顯示玉米、黃豆和小麥的貿易情況均符合預期。

數據顯示,自去年6月起的2022/2023年度,美國小麥一週出口淨銷量減少45,100公噸,創下本銷售年度新低。2023/24年度小麥一週出口淨銷量為245,100公噸,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(143,900公噸)與瓜地馬拉(45,700公噸)。

去年9月起的2022/2023年度,美國玉米出口淨銷量減少75,200公噸,較前週下滑78%,也遠低於過去4週均值。2023/24年度玉米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52,100公噸,其中對加拿大銷售24,400公噸。

去年9月起的2022/2023年度,美國黃豆出口淨銷量為115,000公噸,較前週大幅上升,但較過去4週均值減少26%。銷售增加主要來自於德國(57,700公噸)與日本(53,500公噸)。2023/24年度黃豆一週出口淨銷量1,100公噸,對墨西哥與台灣分別銷售4,000公噸與200公噸。

(資料來源:moneydj)